1、降低物流成本从海外仓发货,特别是在当地发货,物流成本远远低于从中国境内发货,例如在中国发DHL到美国,一公斤货物要124RMB,在美国发货只需$5.05 。
2、加快物流时效从海外仓发货,可以节省报关清关所用的时间,并且按照卖家平时的发货方式(DHL5-7天,fedex7-10天,ups10天以上)若是在当地发货,客户就可以在 1-3天 收到货,大大的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的时效性。
1、按订单金额、重量、目的国家、店铺运输方式、SKU等自动匹配物流。
2、快递面单及地址卷标的打印格式设计,可以灵活定义。
3、库存预警:当商品库存低于预设的最低库存或高于预设的最高库存时都将给予报警提示。
4、快速按库位拣货,扫描核单,避免错发货、长期滞单的情况。
5、管理在线商品最低售价、收款邮箱、多店铺SKU设置、修改在线数量、自动补货。
6、直接对接e邮宝接口,生成跟踪号及打印标签。
7、掌握各个岗位员工绩效。
8、各种自定义统计分析表格。
9、数据库动态备份,保证数据的实时安全。
10、支持各种成本模式:加权平均、先进先出。
11、安全性:设置数据导出、打印权限,记录导出、打印的日志记录。
以仓储作业技术的整合为主要目标的系统,解决各种自动化设备的信息系统之间整合与优化的问题。该系统的难点在于物流系统与轧钢流水线的各自动化设备系统要无缝连接,使库存成为流水线的一个流动环节,也使流水线成为库存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种专用设备均有自己的信息系统,WMS不仅要整合设备系统,也要整合工艺流程系统,还要融入更大范围的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中去。此类系统涉及的流程相对规范、专业化,多出现在大型ERP系统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储位管理WMS仓库管理系统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可以做到仓库精细化管理。在储位管理方面,通过条码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仓库储位的精确定位与管理,让用户可以更合理、有效的利用仓库空间,以最快速、最正确、最低成本的方式进行仓储作业,同样的仓库,可以放更多的商品。
2、收货、上架管理通过仓库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实现分次收获,批量收货等等,大大提高收货效率;同时,系统可以设置上架规则,根据避免存储空间浪费的原则给出建议的上架货位建议及优先度排序,加快上架效率。
3、拣货管理现在的仓库管理系统一般都支持波次策略,智能拣货。拣货指令中包含位置信息和最优路径,系统自动在终端的界面等相关设备中根据任务所涉及的货位给出指导性路径,避免无效穿梭和商品找寻,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拣选量。另外,系统采用扫码方式提高拣货、出库速度和准确度,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
4、精细化管理使用系统后,数据采集及时、过程精准管理、全自动化智能导向,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批次信息的自动采集,实现了对产品生产或销售过程的可追溯性。
主要有三个方面:
1.随着物流资源的整合,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在大型物流网络中,仓储管理的集中模式与分散模式的关系问题。在现实应用中既有集中管理的仓库,也由分散管理的仓库。
2.以RFID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仓储管理和WMS,甚至孕育着一场“物流革命”。 由于种种原因,RFID还不可能马上普及到所有的商品上,全世界也不会很快就采用统一的物品编码标准。
3.JIT配送将越来越成为WMS服务的主要市场需求。我们在上一段中把WMS应用分为三类,并指出这是由应用水平决定的。随着市场逐步成熟,仓储管理在流程中的整合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仓库将向配送中心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