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便成了物流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如果从物流活动的实际工作环节来考查,物流由上述七项具体工作构成。
换句话说,物流能实现以上七项功能。
1.包装功能要素。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对包装活动的管理,根据物流方式和销售要求来确定。
以商业包装为主,还是以工业包装为主,要全面考虑包装对产品的保护作用、促进销售作用、提高装运率的作用、包拆装的便利性以及废包装的回收及处理等因素。包装管理还要根据全物流过程的经济效果,具体决定包装材料、强度、尺寸及包装方式。
2.装卸功能要素。包括对输送、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活动,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伴随装卸活动的小搬运,一般也包括在这一活动中。在全物流活动中,装卸活动是频繁发生的,因而是产品损坏的重要原因。
对装卸活动的管理,主要是确定最恰当的装卸方式,力求减少装卸次数,合理配置及使用装卸机具,以做到节能、省力、减少损失、加快速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3.运输功能要素。包括供应及销售物流中的车、船、飞机等方式的运输,生产物流中的管道、传送带等方式的运输。
对运输活动的管理,要求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好的运输方式及联运方式,合理确定运输路线,以实现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要求。
4.保管功能要素。包括堆存、保管、保养、维护等活动。对保管活动的管理,要求正确确定库存数量,明确仓库以流通为主还是以储备为主,合理确定保管制度和流程,对库存物品采取有区别管理方式,力求提高保管效率,降低损耗,加速物资和资金的周转。
5.流通加工功能要素。又称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仅存在于社会流通过程,也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流通过程中。所以,实际上是在物流过程中进行的辅助加工活动。企业、物资部门、商业部门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求,更好地衔接产需,往往需要进行这种加工活动。
6.配送功能要素。是物流进入最终阶段,以配送、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社会物流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配送活动一直被看成运输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看成是一种运输形式。所以,过去未将其独立作为物流系统实现的功能,未看成是独立的功能要素,而是将其作为运输中的末端运输对待。
但是,配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集经营、服务、社会集中库存、分拣、装卸搬运于一身,已不是单单一种送货运输能包含的,所以在本书中将其作为独立功能要素。
7.物流情报功能要素。包括进行与上述各项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运量、收、发、存数)的情报及有关的费用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活动。
对物流情报活动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的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式,以保证其可 靠性和及时性。上述功能要素中,运输及保管分别解决了供给者及需要者之间场所和时间的分离,分别是物流创造“场所效用”及“时间效用”的主要功能要素,因而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的地位。
电子商务仓储 与传统仓储区别:
1.货物匹配方式不同
传统的仓储是货物品类单一存放,配送则是单一制的集中配送式。而电商仓储则是利用大数据实现就近仓储下订单、拣选配送,节省物流费用,提高配送效率。
2.仓储物品种类差异化很大
传统仓储储存货物往往体现货物品类单一化,一个仓储只有几种品类,电商仓储则可以根据客户订单到不同仓库取货,甚至是异地就近匹配,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提高货物拣选效率,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改变了以往仓储的方式。通过订单或自动或人工拣选,形成最终包裹。也是由于电商货物体积重量相对较轻,使得改方案可以实施。
3.物流设备及技术差别很大
除了管理要求精益化外,如何才能提高整体流程的效率呢?自然就要应用到电商的自动化的装备和信息化的软件。和传统仓储不同,电商仓储由于其发货的特点是多批次小批量,所以为了保证其整体的正确率,需要通过软件系统和硬件装备来共同完成。软件方面,WMS仓储管理系统以及RFID的条码信息化处理;硬件方面,自动分拣机、巷道堆垛起重机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这些都是传统仓所不完全具备的,也是主要的差异所在。
数据管理子系统:
①货位管理查询
②货物编码查询库存
③入库时间查询库存
④盘点作业
⑤货物编码管理
⑥安全库存量管理
⑦供应商数据管理
⑧使用部门数据管理。
系统管理子系统:
①使用者及其权限设置
②数据库备份操作
③系统通信开始和结束
④系统的登录和退出。
出库管理子系统:
①出库单据数据处理
②出库品项内容生成及出库的指令发出
③错误货物或倒空的货位重新分配
④出库成功确认
⑤出库单据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