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呈现较强韧性助力经济企稳上升

2022-08-03 皇家网络科技

在上半年疫情影响下,物流业克服困难,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物流企业全力保畅通、促流通、稳生产、保民生,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增长和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相关产业的带动下,物流需求得到有效提升,市场规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全社会物流总需求增长3.1%,物流业总收入增长6%以上。 


物流需求正在回升 

随着疫情防控整体好转,加上稳增长政策措施,5-6月社会物流总额增速企稳回升。物流需求规模依然可观,物流持续回暖有助于经济企稳回升。工业品物流需求稳步回升,民生消费相关物流需求保持正增长。 4月份,受突发疫情影响,工业生产明显承压,物流需求同比下降。5、6月份,工业物流需求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

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4%,增长水平仍低于正常年份。产业升级态势持续,新动能物流需求快速增长。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5.7%,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等领域物流需求增速在20%以上。新动能增长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6月份,消费相关物流需求继续回升,带动民生相关物流保持稳定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9%。上半年,全国邮政快递业务量突破510亿件,同比增长3.7%。新业态物流需求增长为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6月份以来,受内需处于修复期、高基数等诸多因素影响,当月进口物流总量同比下降12.0%。大宗商品进口量出现分化,铁矿石和铜进口略有好转,原油和煤炭跌幅进一步扩大。制成品进口量没有明显好转,汽车制造等领域仍处于恢复期,机床、汽车底盘零部件、集成电路等进口物流量仍处于下降通道。


供应能力提高 

4月份以来,各部门不断推进稳增长、保物流相关政策的落实。一方面,积极落实区域交通政策,取消低风险区域货运车辆通行限制,打通制造和流通领域物流瓶颈,加强对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保障我国流通畅通。另一方面,各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措施,保障外贸通关顺畅,引导外贸企业快速通关,积极帮助提升外贸物流效率,畅通国际流通。 保障物流畅通的政策效果初显,物流供应加快,市场规模实现良好回升态势。

从动能恢复来看,交通物流收入成为主要支撑动力,铁路、水运、多式联运等交通物流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对物流业总收入增长贡献显著。前期物流需求积压持续释放,复产稳步推进。5月和6月,物流景气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6月份,业务总量指数为52.1%,环比上升2.8%。 海运方面,受疫情影响,int 从结构上看,基础化工、机电设备制造等子行业和部分受疫情影响地区的物流需求仍处于下降通道,有待进一步恢复。


活力有待增强

从行业看,物流需求和业务量恢复水平不平衡,公路、仓储、快递等领域物流需求恢复较好。虽然5、6月份社会物流总量连续上涨,但未来物流需求持续稳定回升仍有一定压力。受疫情影响的物流运行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物流成本仍处于高位,恢复期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协同性仍有待提高。 交通运输环节虽受疫情阶段性影响,但总体恢复较快,我国交通物流表现出较强的韧性。2022年以来,铁路货运数量保持良好增长,特别是中欧次列车克服多重困难,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公路货运量受到冲击,6月份以来逐步恢复正常通行水平。另一方面,水运物流效率稳步恢复,长江海船与内河运输船舶“联合装卸”模式稳步推进。

上海、南通等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现场运行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运行波动较大。5月份以来,重点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和增长水平有所提升,但6月份以来,企业经营成本普遍快速上升,利润和利润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上半年,重点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供应链和仓储企业物流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运输企业中,水运企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道路运输企业止跌回升。

上半年,物流企业经营成本明显上升,物流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二季度成本上涨压力继续加大,油价、人力等高成本未能及时传导至市场价格,尤其是道路运输等服务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价格回升步伐明显滞后。5、6月份公路物流运费指数从010到31042的涨幅远低于油价。物流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利润同比继续下滑。 

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统筹,有效促进经济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效果不断显现,国民经济将回升或保持在合理区间,物流需求有望同步回升。第三季度,受极端季节性因素影响,物流业务活动将进入传统淡季,受疫情风险等因素影响,运营效率的不确定性也将增加。下一阶段要落实保障物流畅通的各项相关政策,突破产业链上的供应链堵点。全年物流需求、物流业务收入和业务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社会物流总量预计增长4-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