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跨境电商物流“瓶颈”

2015-02-03 皇家网络科技

庞大的市场红利并不意味着跨境电商前行路上一帆风顺,伴随而来的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物流问题,跨境电商的物流分为邮政包裹、国际快递、国内快递、专线物流、海外仓储等模式。国际快递在48小时内可到达,但价格昂贵。运用最多的还是邮政包裹。仅2013年1月至5月,广东省邮政出口量约1500万件,日均出口10万件。
 
不便宜的邮费、较长的物流时间,让跨境电商们“等得很心急”。据中国邮政公布的2015年国际小包邮费价格,平邮寄往日本的价格是62元/kg,寄往英国76元/kg,美国、加拿大88元/kg。有电商透露,有时一件衣服成本三四十元人民币,运费达四五十元钱。
 
速度慢则让大量货款积压在路上。如寄往巴西的包裹需耗时四五十天,“可能发第三、第四批货的时候,第二批货还在路上,我们还没收到第一批货的货款。”有卖家诉苦。
 
很多跨境电商谋求变局,开始向海外仓储模式过渡——货物从中国运到海外的仓库,用ERP海外仓系统进行管理,客人下单后,仓库打包出货。目前海外仓模式还在摸索阶段,如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在美国和英国有海外仓,但服装类产品的海外仓存货只占总量的一成。
 
海外仓未能大规模推广的原因之一在于税金。大批量货物过海关时容易被认为是传统的B2B模式而收取大量关税,没办法按传统模式拿到全部的出口退税。
 
建立海外仓还有库存风险。如货物放在海外仓卖不出,只能在当地降价促销或直接销毁,因为运回国的运费太贵。
 
跨境电商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一台上网的电脑、略懂外语或借助翻译软件,就能做跨境电商,这被称作“傻瓜式开店”,这样简单的操作模式吸引了无数创业者。但看似简单的跨境电商操作充满了风险。一旦遭遇不规范的货运代理,物流价格高于甚至几倍高于产品价格,产品难以保证按时送达,服装、3C类产品等是跨境电商的主流、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如果小卖家恶意竞争打起“价格战”,其结果是几乎没有胜利者。

国际快递系统国际小包系统供应商:皇家网络科技http://www.huangjia100.com